第(3/3)页 这是动筷子之前先喝一杯? 可能是习俗吧,倒是也行。 罗少安刚想举杯。 却见老太爷拿起筷子敲了下桌子,又唱起来了。 “杯中美酒香四溢,亲朋好友聚一堂。欢声笑语话桑麻,共饮此杯情意长。” 同样是山歌,调子悠扬舒畅,歌词直白,老太爷唱起来更有一种沧桑韵味。 而且,实话实话,老太爷唱的比大婶好听。 只不过……唱歌才是习俗? 罗少安左右看看,又不知道怎么办好了。 魏云涛看出来罗少安的不自在,凑过来小声说:“这边就这习俗,老辈人讲究这个,看太爷表演就行,他自己过瘾呢。” 吃饭前先唱歌,迎宾歌、祝酒歌、还有欢庆歌、丰收歌,这本是羌族的习俗。 不过青木川这边羌汉杂居,难免的互相影响了。 万幸,不用客人唱。 老太爷唱完之后,端起酒杯,笑道:“今天有客人,罗家娃子大老远来一趟,别的不多说了,共饮。” 桌上众人齐齐举杯,乱糟糟一通祝酒,“罗家娃吃好喝好。”、“就跟在自己家一样,都不是外人。”、“上回你家另一个罗娃子过来,酒量可不小,你可不能输咯。” 反正是说什么的都有。 这就正常多了。 还有魏云涛,小声嘱咐道:“这酒劲大,抿一口就行。” 罗少安轻轻点头,小声回一句,“我知道,上过当。” 魏云涛笑笑,在桌子底下竖起大拇指,“那就好。” 随后罗少安站起来,大大方方高举酒杯,“第一杯,祝老太爷身体安康。” 长命百岁给省略了,今天这场合长命百岁算骂街。 说完,豪迈的,轻抿了一小口,直接放下酒杯。 让外人看了还以为养鱼呢。 大小伙子装模作样演的挺厉害,就喝这么一点点。 老太爷一直盯着看,还想看笑话呢。 见笑话没看着,自己哈哈大笑,指着罗少安笑道:“聪明娃子,吃过亏吧。” 然后同样抿了一小口。 罗少安默默点头,“睡了一天。” 桌上其他人闻言一阵哄笑,也都一样,只喝一小口,没有酒到杯干的。 不过嘛,这其中自有原因…… 第(3/3)页